年初我們決定暑假去北京玩後,三月中,鼓起了勇氣打電話給從未謀面的遠房親戚,宗泰叔叔,告訴他我想去北京房山吉羊老家拜訪的想法。他很熱情的表示歡迎,當下鬆了口氣,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個好的開始。後來電話溝通了幾次,問他是否可以幫忙安排需要拜訪的近親,以及可否帶我們看看咱們趙家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。宗泰叔叔每次和我聊到一些老家的人事物,就拉近了一點我和老家的距離。雖然大部分都已人事全非,但經過長輩的分享和描述還是能拼凑出一些畫面。這次難得的尋根之旅,讓我們和北京連接上了。
6月中,宗泰叔叔的女兒,宇彤,人在美國打了個電話給我,聊了一下。後來加了宗泰叔叔、宇彤姐姐及宇輝的微信。溝通一些細項之後,覺得準備好可以去北京了。
7月9號在桃園中正機場登上海南航空飛往北京首都機場,在飛機上聽到空姐的北京腔,忽然好像時空轉換,在做夢似的。飛了三個多小時,到達北京。下了飛機,心中既期待又緊張。提領行李後,步向出口,立即認出從未見過面的他們。那種忐忑不安的感覺頓時消失,換作的是感動。當下可以想像爸爸當年相隔40年後,終於能夠踏上歸鄉之路的激動和盼望。
當晚,宗泰叔叔和書玉嬸嬸一家人帶我們去享用北京有名的全聚德烤鴨。
7月13日從北京到吉羊,一路上從繁忙的3環、4環、5環向郊外開了約一個半小時到吉羊村。一進了吉羊村,坐在車内不停地向窗外四處張望,想好好把這個村子看一看。到了宗泰叔叔家門口,叔叔和嬸嬸早已在外等候。
宗泰叔叔特別手繪一張從前爸爸住的宅院的平面圖。爸爸住過的宅院早已拆除,在原地上的幾棟房子都是後來興建的,聽説都還是趙氏家族的人住在裏面。站在這裏完全看不出舊宅的面貌,只能憑空想像。
宗泰叔叔指著這原本是前門的西邊
這方位是舊宅子的東邊。
這個位置以前是倉房,儲存糧食的地方。現在看到的是後來蓋的房子。
宗泰叔叔帶我在附近逛逛介紹環境之後,隨即和書玉嬸嬸領著我們去拜訪宗海叔叔。一下子看到那麽多初次見面的親戚,有些生疏但彼此介紹以後,很快的大家話匣子打開來一起聊家常。宗海叔叔拉著我坐下,拿出陳舊的老照片述説往事。他的口音有點重,有些話我聽得不太明白,但大多可以聽出重點。
和我們血緣最親的宗海叔叔,和爸爸有共同的曾祖父,和他的三兒子、媳婦、孫子、孫媳婦及曾孫女。
三弟媳的手藝真棒,煮了一桌豐盛的農家菜招待我們,尤其手作烙餅又快又好吃。
Spencer是舅舅了
雖然是舅舅和阿姨了,還是可以玩在一起。
玩小外甥女的電動車
宗海叔叔和宗泰叔叔帶著我去找祖父母和曾祖父母埋葬之處。叔叔們說不遠處,原本有個趙家墳,但因地方建設,墳地早已夷平。
宗海叔叔在祖父母生活困難時,照顧了他們,過世時也是由宗海叔叔幫忙安葬。叔叔指著前面樹旁這小塊地説,“你的爺爺奶奶、曾祖父母就埋在那底下。” 沒有墓碑沒有土堆,如果沒有叔叔帶路,根本無從找起。
離開吉羊村時,請司機把車停在路旁,趕緊下車回頭拍下這張照片。
感謝宗泰叔叔於2003年執筆的家譜,有了它,幫助我更積極地想要瞭解我們這一支趙氏家族的歷史。上一輩的大多已漸漸凋零,很慶幸還能見到兩位長輩與我分享祖先的故事。儘管獲得到的訊息有限,也不知道以後有沒有機會再囘到這兒,但這片土地已在我心中留下了印記。這次的尋根之旅,了卻了我長久以來的一個心願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