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October 24, 2021

紅燒牛筋牛肉湯


小時候桃園市區裏的南門市場内曾有個幾位外省伯伯開的麵攤,他們賣的水餃和麵食很好吃。當時牛肉是很貴的食材,去麵攤吃麵,頂多只能叫碗牛肉湯麵。若有多一點的餘錢,還可以點些滷蛋,海帶,豆乾或豬耳朵諸如此類的小菜。吃上這麽一頓,總是覺得心滿意足。但幾年後某天那麵攤收了,那幾位伯伯也不知去向。隨著兄姐們陸續地上臺北讀高中,跟兄姐們一同去南門市場吃湯麵吃水餃的記憶也跟著塵封了起來。

小時候老爸偶爾會在家滷牛腱。下碗麵淋上滷牛腱的滷汁,就是一碗牛肉湯麵。再配上一盤切片的牛腱,美味就上桌了!

近十幾年來,牛肉麵當道。台灣各大城市舉辦牛肉麵節,各家麵館摩拳擦掌,清燉、紅燒、南瓜、番茄、麻辣、咖喱、香蒜等種種口味,創意十足的比拼想要登上“牛肉麵霸主”的寶座。各有各的美味,我都愛!不過從小吃到大的紅燒口味,一直深得我心因爲它含帶著許多與人與事與物的回憶。


食材:

牛腱心                    2塊         (約1.5磅)

牛筋                        2條           (約1磅)

洋葱                        1個       (切塊狀)

番茄(大)            1個    (先過熱水,去皮後,切大塊)

薑片                        4片

蒜頭                        6-7

八角                        2

月桂葉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2片

辣椒                        2支  (乾辣椒也行,沒有也行)

葱段                        一把


調味料:

辣豆瓣醬                 2-3大匙 (不吃辣,豆瓣醬即可)

醬油                        100 cc

紹興酒或米酒        3大匙

冰糖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2大匙

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   1500 cc (淹過牛肉)


做法:

1. 牛腱和牛筋切塊。鍋内倒入食用油1大匙,將牛腱和牛筋入鍋拌炒上色。起鍋備用。

2. 用鍋内剩下的油脂將洋葱炒軟至透明狀。加入薑片,蒜頭,辣椒,及葱段拌炒至聞到香氣。離火,將以上的食材和八角及月桂葉放入藥材袋,如此可避免湯頭渾濁。將藥材袋暫放一旁,備用。

3. 將已上色的牛腱和牛筋入鍋,加入豆瓣醬拌炒均匀,之後依序加入醬油,冰糖,酒繼續拌炒入味。加入做法2的藥材袋,番茄和水淹過牛肉,煮滾。撈除表面浮渣。

4. 轉小火,蓋上鍋蓋煮1.5個小時。打開鍋蓋試試湯頭,調整鹹度。關火以後,可讓餘溫繼續悶鍋30分鐘,或隔夜後再食用。如此牛腱和牛筋會更軟爛,湯頭也會更入味。




2 comments: